容易冒痘痘的人,也大多是油性皮肤,特别是介于青春期到中年之间的年龄层,且男多于女。特别到的炎热的夏季,满脸油光感觉一定是超级不舒服的。
洗再多次的脸,也只能追求即时的清爽,无法改变偏油的肤质。有人对油性肌肤的处理方式,是不断地洗脸,且专门找强去脂力(强碱性)的洗面乳来洗。这种做法,以科学的观点来看,有很多可议之处。
脸这片丰硕的油田,并不因为你使用了强去脂力的清洁产品,或者不断地洗脸,而停止、缓和冒油的现象,不是吗?脸油腻腻的,感觉一定很难受,因为连旁人的视觉都受到干扰。有的人,就是这种连冬天脸上的油都多得可以煎蛋,典型油性肤质的人。
自然分泌的油脂,虽说是天然面霜,但这些油脂夹杂着汗水、代谢物,当分泌到皮肤表面时,多已氧化、酸败了。所以说是保养油脂,实在谈不上,必须适时清理掉才是。更何况,脸上满是油脂并不等于皮肤有了足够的保湿度,角质层仍然有缺水之虞,皮肤仍然继续老化。油光满面的人,并不因为油而显得极富光彩剔透。这与干净的皮肤擦上保养品,有足够湿润度的质感是不一样的。
好吧,拼命地洗不是办法,那么该怎么办???
基本上,选择适宜的成分,可以改善出油的情况,并可避免毛囊受细菌感染,衍生皮肤问题。
而选择的重点是:1.先选对清洁用品。2.选择低粘性的保湿剂。3.选择油脂调理成分。4.保养方式的调整。分别再说明如下:
1. 清洁用品的选择
洗脸对油性肤质来说, 要一改使用强去脂力(强碱性)的清洁产品,不要追求即的干涩。过度脱脂会刺激皮脂腺加快分泌油脂来补偿被脱去的油脂,这就是为什么用强碱性洁面产品,越洗脸变得越容易出油。而且过高的PH值会使皮肤的PH值变高,容易处于一种非健康的状态,皮肤正常PH值应在4.5-6.5之间。强碱性的洁面产品容易造成皮肤发黄老化,细胞间质流失,变得蜡黄敏感。
基本上,油脂并不难去除。而且,洗脸也不是非得把脸上的油脂尽除,让脸摸起来干干涩涩的才是干净。
你只要选择弱酸性的清洁产品,把脸上过多的油脂洗掉就够了。
又为了保护皮肤角质,不要因为多次洗脸,而过于浸润在强去脂力的表面活性剂中,造成细胞间质的流失。洗面乳应该选择:低刺激性、以洗净为标准的产品。
如果你愿意配合,香皂及皂基配方的洗面乳,最好不要再用了。
想保养、爱漂亮,就要面面俱到。这些含皂基洗面乳,虽暂时的洗掉油腻,却也同时洗掉你角质层应有的防御功能。长此以往,又会衍生肤质粗糙,易长痘痘的问题。
市场上99%的洁面产品为皂基产品,也是传统型洁面产品,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酸碱中种反应生成,这类产品属强碱性清洁产品,脱脂力强,特别是大量含强去脂力的SLS、SLES等成分,并不适合拿来作为洗脸成分,尤其是一天要洗多次脸的场合。既然要皮肤更好,就不要作毁容式的慢性自杀, 弱酸性洁面产品,一般来说都是纯氨基酸清洁剂为主的产品,当然,有很多假弱酸性产品鱼目混珠,在选择上要小心谨慎。
2. 选择低粘性的保湿剂
油性肤质,使用这一类保湿剂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皮肤的负担,不因保湿剂的使用,增加了皮肤的不透气感。
低粘度不代表一定要使用含大量酒精、多元醇的产品,这类产品起到即时收剑清爽的感觉,长期使用对皮肤百害无一益,使皮肤粗糙,屏障变弱,容易形成接触性皮炎。
3. 选择油脂调理成分
油脂过剩,改善的方法有三:1.移除,2.抑制。3.调节。
移除靠的是清洁,比如白常洗脸。
抑制则使用收敛成分,多使用化学收敛剂,或使用化学合成的高分子不透气胶。
调节则着眼点在皮脂腺的代谢机能上剂,是从根本上解决多油的源头问题。比如雀宁祛痘系中的南美洲山布枯痘肌整体调理喷雾,就采用了山布枯叶提取物,从多油的源头调理皮脂腺的代谢功能恢复到正常。
移除的方法虽是消极对抗,但每个人每天都会洗脸,油性肤质仍可以是透明干净的质感。
抑制是最不得已的方法。一般化学性的收敛剂,可以瞬间凝结毛孔口的蛋白,使毛孔收缩,皮脂暂时性的不易排出。
但这种方法,违反皮肤健康代谢的自然法则,多油皮肤应疏不应堵,长期使用这类产品的结果是更易因油脂不能顺利排出,为痤疮丙酸杆菌提供了绝佳的食物,同时造成封闭的环境,更有利于厌氧的痤疮丙酸杆菌的鳘殖,更容易冒痘。
市场上有一些抑制油脂的液体,可让局部的皮肤不再出油,且效果可维持数小时之久。
这种产品抑制油脂的手段,无异是在皮肤涂上一层密不透气的蜡。皮脂无法代谢出,就只能堆积在毛囊中,造成毛孔阻塞、脂质过氧化、细菌感染等可能的后遗症。
所以,不要以为现代的油性肤质者真是好福气,可以有这么速效的产品使用。
油脂调理的意义,就不同于油脂抑制。调理的价值在于,可以提供皮脂腺较正常的代谢功能,使皮脂的分泌正常化。
4. 保养方式的调整
油性肌肤者的保养品,首先避免使用高油度的制品,以清爽不油腻为主。
彩妆类化妆品最好少用或不用,彩妆类产品大都含比较多的粉质类原料,时间久了空易堵塞毛孔造成痘痘等皮肤问题。
含矿物油脂产品少用,矿物油因不被皮肤色吸收,封闭性比较强,也是容易造成毛孔堵塞的一个原因。
[小档案]
1. 清洁建议:勿使用强去脂力与皂基制品洗脸,改用接近皮肤PH值的弱酸性洗面乳。
2. 调节油脂:少用油脂抑制剂、酒精、氯化铝类、氧化锌等收敛剂,改用皮脂腺调理成分。
3. 保养搭配:以低油清爽护肤品为主,少用或不用多油、粉底、彩妆类含粉质易堵毛孔原料的化妆品。